6月5日,我校在线教学授课情况为:开课355门,592门次;授课教师592人次,授课班级422个,学生在线学习29872人次,学生到课率99.29%。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和学校疫情期间组织开展线上教学的通知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员发力,提前预判,科学谋划,结合实际和思政课教学特点,认真组织开展思政课线上教学工作,从而确保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实质等效。本期我们将分享马克思主义学院郑秀芹老师开展混合式在线教学的典型做法。
各院(部)的开课数、开课门次、班级数、教师数(人次)、学生数(人次)和学生上课率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1. 各院(部)6月5日线上开课数分布图
图2. 各院(部)6月5日线上开课数(门次)分布图
图3. 各院(部)6月5日线上开课班级数分布图
图4.各院(部)6月5日线上授课教师数(人次)分布图
图5. 各院(部)6月5日线上授课学生数(人次)分布图
图6. 各院(部)6月5日线上学生上课率分布图
本期线上教学典型案例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疫情改变了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也给课堂教学带来新挑战。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为深入贯彻“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充分利用各类网络在线教育平台开展在线教学,打响了一场在线教学的攻坚战。
一、课前认真准备,准确定位课程性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校的公共必修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和塑造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任务。本学期郑秀芹老师承担《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授课方式选择了中国大学慕课(MOOC)线上资源——北京大学孙蚌珠教授的异步SPOC课程。学生可以在慕课平台上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交流探讨学术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中心地位,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增强自身本领。根据课程性质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郑秀芹老师主要从教材、教学课件、讲义、案例分析、章节测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等方面进行备课,以视频、慕课链接等方式激发兴趣,多方面丰富自身教学课程内容。
二、课堂教学一体化,重视教学过程
1.为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郑老师采用“慕课堂教学+微信群答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正式上课前15分钟开启微信慕课堂小程序,进入慕课堂班级,在微信群提醒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网络不通畅的情况,及时在微信群中通知学生。并将学生需要预习或学习的课件以 PPT、视频的形式利用网络推送到学生的手机微信端。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与学生互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
2.全方位参与课程教学活动。学生在中国大学MOOC线上资源中能获得丰富的、同等的网络学习资源,并通过微信扫码进入微信小程序——慕课堂。慕课堂智慧教学中包含签到、讨论、练习、问卷、点名等教学互动方式,上课中及时发布已准备的资源,同时将线上学习纳入思政课堂教学,为学生答疑解惑,在慕课堂和微信群聊中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充分开展协作式、研讨式学习,并充分评估每个学生的学习表现,帮助学生建构和巩固所学的课程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强化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目标,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切实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
另外,教师不仅可以在线上讲解知识要点,同时还可以通过线下互动答疑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实现知行合一。
3.加强教学内容创新。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及时将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向学生传达。将防疫抗疫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作为教学案例融入线上教学。“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精神”,引导学生了解国情,勇担时代大任,坚定四个自信,增强爱国主义教育。
三、课后反思与评价,发挥教学“双主体”作用
慕课(MOOC)教学平台中,每节课课后会以数据、表格、图表的形式来展现学生课堂表现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人数、课堂习题测验数据、课堂学习数据,利于记录教学设计和备忘,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的改进与设计。
在授课结束后,学生可以回顾课程视频内容,收集错题,做课后习题或进行答疑。大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高,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参与交流讨论,但对有些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不透不深,有待返校进一步加强学习领会。少数同学存在着“只签到、不学习”的现象,要加大对此类同学的远程督促与提醒,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同时,在教学评价上改变学习成绩的单一评价模式,把学生的理想信念、政治素养等融入评价模式中进行考核,将知识传授与立德树人融为一体。
通过线上混合式教学的实践尝试,教师由原来的主讲者演变为激励、启发者,成为学生的引路者。教学过程突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肯定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使学生成为新知识的创建者,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想学习、乐学习。
线上教学虽然是应对新冠疫情的特殊举措,却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尝试,也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一次变革,三个月的线上混合式教学让我受益匪浅。
一是从自身而言,刚开始对于混合式教学应用不熟练,到之后学生的理解与认同以及学院老师们的帮助,我感受到团队协作的力量。通过多种线上教学平台,我接触到不同线上教学网络技术方法,提高了问题处理能力,同时拓宽了学习知识的渠道,增加了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并学习积累了优秀教师授课经验,为我今后的课堂现场教学提供了指导。
二是从教学而言,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实践过程,我能够根据学生反馈信息和动态学习情况,做好教学记录,并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进度和方式。积探索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引起学生共鸣和认同。
三是从学生而言,学习积极性较高,例如,线上讨论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交流探讨的机会,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乐于思考问题,激发了学生求知欲,让我深刻体会到学生的青春与阳光,他们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思维活跃,具有创新精神。就像习总书记所讲:“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全社会最积极、最活跃、最富朝气的一支力量,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
总体来讲,线上混合式教学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灵活方便的教学环境和广阔的资源,当然,线上教学也存在等一些问题,我们会继续关注监督和反馈评价,相信我们会在线上教学实践过程中更进一步。而我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努力提高自身专业基础知识、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不仅要满足课堂教学,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善于将教学融入生活,实现教学生活化,用自己扎实的学识和高尚的品格,做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的引路人。
(文图/教务处 编辑/葛晓霞 审核/张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