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枣院要闻 正文

枣庄学院线上教学工作简报(第51期)

发布日期:2020-04-18    点击:

4月16日,我校在线教学授课情况为:开课数412门,651门次;授课教师651人次,授课班级数457个,学生在线学习数31331人次,学生到课率99.04%。

任课教师利用中国大学慕课、雨课堂、智慧树等课程平台上的课程资源或自主创建课程,并结合QQ群、微信群、钉钉等即时通讯工具组织网上教学;同时加强课堂管理和课后辅导,多措并举保障教学效果。本期我们将分享马克思主义学院曹钧老师采用深度混合线上教学模式下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思政育人的典型做法。

各院(部)的开课数、开课门次、班级数、教师数(人次)、学生数(人次)和学生上课率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1. 各院(部)4月16日线上开课数分布图

图2. 各院(部)4月16日线上开课数(门次)分布图

图3. 各院(部)4月16日线上开课班级数分布图

图4.各院(部)4月16日线上授课教师数(人次)分布图

图5. 各院(部)4月16日线上授课学生数(人次)分布图

图6. 各院(部)4月16日线上学生上课率分布图

本期线上教学典型案例

---深度混合线上教学模式下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思政育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每一位在校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于大学生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保证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我积极响应、精心准备,与教研室老师们一道按下了疫情防控期间思政课线上教学的“启动键”。针对思政课的课程性质与特点,在综合权衡对比各种教学模式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曹钧最终采用深度混合线上教学模式,即“中国大学MOOC+专业微信群+全程在线辅导+学习强国”与“课前、课中、课后、课外”有机衔接、相互补充,在讲授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同时,深入挖掘疫情防控中的“思政元素”,讲述好中国抗疫故事,传播好中国抗疫声音,进而坚定新时代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一、落实落地落细,推进线上教学“三全”育人

选择并熟练使用线上教学平台是成功进行线上教学的基本前提。在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线上教学平台技能培训的过程中,我经过多方面了解和反复对比,最终选择依托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设异步SPOC,并关联了微信小程序“慕课堂”作为开展线上教学的主要方式。为了较为娴熟的掌握平台使用方面的相关技术问题,提高线上教学的效果,我积极向技术人员、教研室老师们请教交流,同时,为了更好的组织实施教学、方便师生之间的沟通管理,我还建立了专业微信群,用于下发各种通知、材料等,认真落实落细线上教学正式开展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教学设计是线上教学过程中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因此,如何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成了教师教学的首要事情。首先,在教研室老师们的统一研讨下,我选择了权威优质的、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北大慕课,获得了学生的普遍好评。其次,我利用慕课堂小程序开展授课、签到、点名、讨论、测试和布置作业等教学活动,并围绕着“课前、课中、课后、课外”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设计,进而构建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线上教学育人模式。具体来说:

1、在课前做好线上教学的设计者。在慕课堂课程管理后台精心设置好公告、练习题、讨论题、调查问卷、课后作业等配套教学内容,并设计好发布的流程及最佳时间点,同时把电子教材发送到微信群里供大家预习使用,以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

2、在课中做好知识学习的引导者。利用慕课堂小程序引导督促学生观看视频、及时签到、做好笔记、完成测试、参与讨论等,并利用专业微信群就相关的重要知识点和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深化讲解、互动交流,使学生真正学懂、弄通、悟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此同时,为防止隔空授课状态下学生上课“顾头不顾尾”、“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发生,我会在授课过程中随机点名、作答,以保证全员育人。

3、在课后做好学生学习的服务者。针对学生在日常自学或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遇到的难以理解的问题提供全天候在线辅导,保持微信、电话随时在线,及时为学生解疑答惑,并针对慕课堂后台数据反馈出的在学习过程中存在某方面问题的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切实做到全过程育人。

 

4、在课外做好时政热点的助学者。在做好日常线上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充分利用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公众号等平台资源,搜集国际国内的时政热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等重要文章或视频发送到专业微信群供学生学习使用,使学生能够实时了解时政动态,增强他们的理论素养,从而做到全方位育人。

 

二、用心用情用力,上好疫情防控这堂思政大课

这次中国抗疫的生动实践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开放式的、体验式的中国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公开课,为我们上好思政课提供了鲜活的现实素材。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时刻,如何用好思政的“盐”,讲出疫情防控这堂社会大课的“味”,是思政课教师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为切实上好疫情防控这堂深刻、生动、鲜活的思政课,我一方面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组织学生统一观看了“全国大学生共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并在观看结束后在微信群发布讨论题目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进而坚定他们的制度自信及对党的领导的衷心拥护,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我将学习强国、人民网、新华网等平台发布的关于疫情防控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生动故事、鲜活案例等文章和视频及时推送给学生,让学生随时阅读和观看,用情感受疫情防控所展现出的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精神和中国担当,并倡导学生在清明节向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即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感恩教育和生命教育,从而将疫情防控的生动实践转化为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奉献意识等,充分激发了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这种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的教学方式,切实提升了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守好三尺讲台,潜心立德树人,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所在,更是支持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实际行动。通过近两个月的线上教学,从学生目前的反馈情况来看,深度混合线上教学模式基本实现了与传统教学质量的实质等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课堂互动效果和学生认可度较好,能够较为圆满的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但是考虑到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太差、互动效率较低等问题,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考虑增加直播的形式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监督,进一步提高线上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同时,我会继续以“六要”的思政课教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心上好每一堂课,努力让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

(文图/教务处     编辑/葛晓霞     审核/张昌林)


Copyright © 枣庄学院新型肺炎防控专题网站